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682篇
  免费   11171篇
  国内免费   6811篇
电工技术   8084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9181篇
化学工业   13859篇
金属工艺   6513篇
机械仪表   6945篇
建筑科学   8274篇
矿业工程   3542篇
能源动力   2817篇
轻工业   8522篇
水利工程   2842篇
石油天然气   4525篇
武器工业   1205篇
无线电   11546篇
一般工业技术   9852篇
冶金工业   4368篇
原子能技术   1682篇
自动化技术   14905篇
  2024年   222篇
  2023年   1686篇
  2022年   3420篇
  2021年   4695篇
  2020年   3554篇
  2019年   2723篇
  2018年   2880篇
  2017年   3314篇
  2016年   2910篇
  2015年   4513篇
  2014年   5530篇
  2013年   6719篇
  2012年   7603篇
  2011年   8151篇
  2010年   7432篇
  2009年   7251篇
  2008年   7227篇
  2007年   6811篇
  2006年   6107篇
  2005年   4966篇
  2004年   3658篇
  2003年   3018篇
  2002年   3209篇
  2001年   2893篇
  2000年   1935篇
  1999年   1308篇
  1998年   852篇
  1997年   696篇
  1996年   646篇
  1995年   596篇
  1994年   486篇
  1993年   378篇
  1992年   264篇
  1991年   234篇
  1990年   167篇
  1989年   132篇
  1988年   96篇
  1987年   75篇
  1986年   65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36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34篇
  1979年   18篇
  1976年   4篇
  1967年   3篇
  1959年   11篇
  1951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
甫沙4井位于塔里木盆地塔西南坳陷昆仑山前冲断带的柯东构造带上,北部和东部分别发育有柯克亚和柯东1井油气田。为研究甫沙4井原油来源与充注过程,对原油样品和连续抽提后的含油砂样各组分(游离态、束缚态、包裹体)进行GC、GC?MS和 GC?IRMS分析,与柯克亚凝析油气田油样进行油—油对比。结果表明:甫沙4井晚期充注原油组分具有C29?32重排藿烷、重排甾烷和Ts相对含量高,C27?29甾烷ααα 20R分布呈反“L”型,以及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值较低等特征,与柯克亚凝析油气田来源于二叠系普司格组(P2?3p)烃源岩的主体原油(I类)地球化学特征一致。而早期充注的原油组分具有重排藿烷、重排甾烷和Ts相对含量较低,C27?29甾烷ααα 20R分布呈“V”型,以及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值较高等特征,与柯克亚凝析油气田来源于中—下侏罗统湖相泥岩的II类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一致。甫沙4井经历3个阶段成藏过程:①在上新世,二叠系烃源岩于生油晚期阶段生成的I类原油运移至柯克亚构造带或柯东构造带深部形成油藏;②在更新世早期,侏罗系烃源岩于生油早—中期生成的II类原油运移至甫沙4井白垩系储层;③在第四纪,强烈的构造作用使深部I类原油沿断裂调整进入甫沙4井白垩系储层。最终造成甫沙4井白垩系储层II类原油先充注,I类原油后充注的特殊现象。  相似文献   
3.
4.
5.
6.
Ding  M.  Li  C. X.  Liang  Z. M.  Ju  J. S. 《Strength of Materials》2022,54(3):536-544
Strength of Materials - In order to study the failure process of a large-scale spherical bearing, the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method was used to establish the full-scale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相似文献   
7.
8.
文章分析智能建造技术创新主体的特点,界定并划分智能建造技术协同创新主体互动关系的范畴和类别,建立智能建造协同创新的多方演化博弈模型,揭示智能建造技术协同创新主体互动关系。主要结论为:①智能建造技术协同创新呈现级联性、函数性、动态平衡性、不确定性和指数性特征;②智能建造技术协同创新主体互动关系分为同质性的内部主体互动和异质性的内部主体与外部主体互动,表现出利益共生、成长进化和共享协同的特征;③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行为有利于对创新资源进行有效配置,推动智能建造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三维异质异构集成技术是实现电子信息系统向着微型化、高效能、高整合、低功耗及低成本方向发展的最重要方法,也是决定信息化平台中微电子和微纳系统领域未来发展的一项核心高技术。文章详细介绍了毫米波频段三维异质异构集成技术的优势、近年来的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利用硅基MEMS 光敏复合薄膜多层布线工艺可实现异质芯片的低损耗互连,同时三维集成高性能封装滤波器、高辐射效率封装天线等无源元件,还能很好地处理布线间的电磁兼容和芯片间的屏蔽问题。最后介绍了一款新型毫米波三维异质异构集成雷达及其在远距离生命体征探测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直通链路技术己广泛应用于车联网场景。对于直通链路技术的潜在技术方向给出可行的建议,包括传统直通链路技术的增强方向,如载波聚合、使用非授权频谱等;侧行链路对于中继场景的应用扩展,包括终端到终端之间的中继,以及中继的多链接场景;在高精度定位场景使用直通链路技术。并且,给出直通链路技术与各种新技术的融合应用,如智能反射面与区块链技术,从而解决直通链路技术自身的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